關於自閉症光譜

文/蔡翊楦

常有人說自己不想跟人接觸是「自閉症」發作,或以為「自閉症」是創傷後所引發的症狀;其實以上的情況與「自閉症」相差甚遠。「自閉症(Autism)」一詞明顯地被誤解了。因為自閉症的診斷準則之一為,相關症狀必須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出現;當然,症狀也不會時有時無地出現

隨著某些名人的行為被放大檢視,民眾也逐漸認識了「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甚至有時也會變成描述人們「過於執著、不懂變通」的形容詞。

然而,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的變革中,原來的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等名稱,已被修改為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就像顏色有深淺不一的情況,「自閉症光譜」意味著每個症狀或特質所出現的輕重程度不一。每個顏色在光譜中都具有獨特性,就如同自閉症的情況也是獨特的。我們可以透過青春倆好三壞這部描述自閉症議題的微電影來認識相關症狀。

具有自閉症光譜的人,可能會出現如影片中承翰的行為,包括:堅持自己所堅信的原則(不該說謊、要誠實)、不懂得見機行事(固著於自己的想法、較無彈性、原則被打亂後會沮喪)、在社交或情感的交流上較缺乏等。

可以想見的是,自閉症光譜的特質會讓患者的人際互動狀況較辛苦,旁人若無法理解,勢必會增加其人際相處的困難。而且患者對改變通常是抗拒的,因為未能依循原則會令其不安,但內在情緒的變動又是患者所無法理解的,只好透過冷淡地拒絕來表達。

若你身邊有親朋好友具有這些特質,可以試著想想如何協助其增加彈性,或許能幫忙他多一些對情緒的認識和辨識,以增進社交互動的交流。多些體諒和接納,他們的創造力和獨特性說不定會讓你看到更多元的世界。

#感謝導演林俊傑的分享

#自閉症

#蔡翊楦心理師

error: 如果對內容感興趣,歡迎與我們聯繫~
返回頂端